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84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21篇
  75篇
综合类   399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2 毫秒
21.
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生根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扦插前和扦插后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1)在插穗的切口处有愈伤组织,在愈伤组织内未发现产生根原基;(2)四倍体刺槐嫩枝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原基源于髓射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相似文献   
22.
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围绕水源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开展了森林小气候、森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不仅具有拦蓄降水、缩小温差、保持较高土壤湿度等作用,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消洪补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水文生态作用。森林覆被率65%的流域比32%的流域年枯水径流量增加2887mm,年洪水径流量减少9887mm;森林土壤贮水29812~39193mm,草地仅18209mm;林地很少产生地表径流,草地年土壤流失量17939kg·hm-2;高寒山区多年冻土与季冻土致使试验区河川径流系数高达073,蒸散较小为15654mm;多年监测资料显示祁连山林分质量下降,冰川退缩,河川径流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建议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3.
为解决皂荚生产上存在的没有工业原料专用良种的问题,在枣庄、邹城、临沂等地现存的3万余株20~300年生皂荚大树中,筛选出优良单株4株,分别在山亭区、峄城区、滕州市、市中区等地进行生长量、产量、适应性、稳定性比较试验。综合分析,选择出工业原料用羊肠子、多刺速生、长荚、早丰等4个优良无性系,其产籽量超过对照48.3%~142.5%,其它指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4.
黑松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的黑松进行了育苗和多点造林试验,从生长和抗逆性上进行了观测.苗期试验表明,黑松苗期在小陇山林区适应性强,苗期保存率高于油松,苗期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2年生苗木平均地径0.61 cm ,平均苗高16.30 cm.多点造林试验表明,黑松适应小陇山林区的气候、立地条件,抗鼠害能力比油松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比油松高,幼林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8年生黑松林分平均胸径3.20 cm,平均高2.98 m.引种获得成功,丰富了小陇山林区营造生态公益林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5.
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并计算了8个柽柳属植物种之间的关联度以及它们扦插繁殖中的7个观测指标值间的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柽柳枝条扦插繁殖观测指标间的关联度大小顺序是茎粗>地上生物量>主根长>株高>侧根数>一级分枝数;柽柳种间的关联度大小顺序是中国柽柳>甘肃柽柳>甘蒙柽柳>刚毛柽柳>短穗柽柳>长穗柽柳>紫杆柽柳>多枝柽柳,关联度的大小可以反映出柽柳种间及扦插繁殖观测指标间的主次顺序。  相似文献   
26.
对2014年沈阳地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育肥牛场进行病原分离,得到7株分离菌,对其进行培养形态及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动物致病性观察及16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m)。利用Pm种特异性引物及荚膜血清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均得到目的基因条带。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5株分离菌株已对阿米卡星、新诺明产生较强耐药性;7株分离菌均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四环素及氨苄西林敏感。由此确定,分离菌株均为牛荚膜A型巴氏杆菌,且已具有一定耐药性。  相似文献   
27.
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致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崇明 《水产学报》2004,28(5):547-553
对2000-2002年山东沿海6个疫区患病栉孔扇贝进行电镜观察,在消化腺、外套膜、肾和肠的结缔组织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发现一种球形病毒.并引起相直的病理学变化。该病毒具囊膜,直径为130~170nm,核衣壳直径为90~140nm。病毒分离纯化后.观察到的病毒囊膜表面覆有长20nm的纤突。病毒在细胞质中的囊泡样结构内完成装配,其内未发现包涵体存在。从发病疫区栉孔扇贝组织中分离出病毒毒种对键康扇贝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各感染实验组发病扇贝表现出与自然海区发病扇贝相同的临床症状。病毒注射组死r二率为?5%,病毒浸浴组死亡率为68.7%.灭活病毒注射组和空白对照组死亡率皆为12.5%。病毒注射、浸浴组与灭活病毒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死亡率差异显著。电镜复检结果显示,各感染实验组发病扇贝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病毒粒子,与自然海区发病扇贝组织所观察到的病毒粒子在形态特征和病理学特征上完全一致。以上结果证明,病毒是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原。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两色绿刺蛾幼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了一般的观察,并使用白僵菌粉炮和1.2%苦参·烟碱烟剂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防治两色绿刺蛾效果明显,能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29.
试验对兰州市安宁区桃畸果病害的发病原因和受害桃芽及果实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危害兰州市安宁区桃畸果病的病原为下心瘿螨(Eriophyes catacardiae Keifer);瘿螨对桃芽和果实均产生了很大影响,2010年桃芽受害率为52.9%,2011年为61.9%,严重时高达76%.受害桃芽干瘪瘦小,芽鳞片层数增加1~2层,严重的出现芽体坏死现象;对桃芽显微组织观察发现受害桃芽叶原基受损,严重的无叶原基,失去萌芽能力,在芽体鳞片内侧、苞片及幼叶间可见大量的寄生虫体取食为害;对果实形态及组织观察发现,受害果实表面出现不同程度深绿色凹陷,畸形部位桃毛密度和桃毛长度均高于正常果实;显微切片观察表明,受害果实细胞易于染色,细胞排列紧密,畸形果实细胞小于正常果实,畸形果实细胞直径为58μm,正常果实为102μm.  相似文献   
30.
The post‐parturition behavioural patterns of adult Xiphophorus helleri (Heckel) were described and quantified by recording their duration and/or frequency in glass tanks. All births occurred in the dark. Female behaviour might increase the chance of newborn juvenile survival: at the top of the tank, where juvenile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predation, the females gave birth in the artificial refuge, while no parturition took place in the refuge at the bottom. Birth‐giving females were no less cannibalistic than males and other females. There was a reduction in cannibalism and the frequency of secondary attacks with time, even though the number of juveniles in the tank continued to increase due to ongoing parturition. Most adults were found a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column during the first 500 min of parturition, after which they were distributed equally in the water column. The movement of adults, away from the bottom and consequently away from the juveniles corresponded with an increase in feeding on alternative food and a reduction in cannibalism. Thus, cannibalism in swordtail might be opportunistic pre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